秋季,是个适合锻炼的季节,天气凉爽,不少人都喜欢在这个时候到户外跑跑步、打打球。可大家知道吗,秋季锻炼要是不注意补水,肾脏可能就要“遭殃”了。
有个试验就证实了脱水会导致肾损伤。在这个试验里,参与者被分成了两组。一组在锻炼过程中正常补水,另一组则不怎么补水,处于脱水状态。结果发现,那些脱水的人,肾脏的一些指标出现了异常。这就说明,脱水对肾脏是有伤害的。
为什么秋季锻炼脱水容易导致肾损伤呢?这是因为秋季本身气候就比较干燥,人体水分流失得快。再加上锻炼的时候出汗多,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,血液就会变得黏稠。血液黏稠了,肾脏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,肾脏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,就没办法正常工作。而且,身体缺水的时候,肾脏产生的尿液就会减少。尿液是用来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毒素的,尿液少了,这些废物和毒素就排不出去,会在肾脏里堆积,时间长了,就会对肾脏造成损伤。
那在秋季锻炼的时候,我们应该怎么补水才正确呢?首先呢,在锻炼前就要适当喝点水。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,因为口渴的时候,身体其实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。一般来说,在锻炼前半小时到一小时,可以喝200到300毫升的水。
在锻炼过程中,也要少量多次地补水。可以每隔15到20分钟,喝上几口。千万不要一下子喝太多水,不然会给肠胃造成负担。而且,也不要喝太凉的水,太凉的水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不适。
锻炼结束后,也不能忘了补水。这时候可以多喝一些,补充身体在锻炼过程中流失的水分。但是,也不要喝得太急。
除了补水,秋季锻炼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。比如,锻炼的强度要适中。秋季人的身体机能相对夏季会有所下降,所以锻炼强度不能太大,不然身体会吃不消。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,像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之类的。
还有,锻炼的时间也有讲究。秋季早晚温差大,早上和晚上气温比较低,所以尽量不要在这两个时间段锻炼。最好选择在中午或者下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进行锻炼。
另外,锻炼后要注意保暖。锻炼的时候身体会出汗,毛孔是张开的。如果锻炼后不及时保暖,很容易着凉感冒。
总之,秋季锻炼是好事,但一定要注意补水,保护好我们的肾脏。肾脏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器官,它就像一个“过滤器”,帮我们把身体里的废物和毒素过滤出去。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,让肾脏受到伤害。
相关文章
返回